高考也是考心理素质
<

专家:高考应注意与心理相关的应考技巧

来源:新华社2016-06-06

    新华社电(记者 谷训)高考不仅考知识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是考心理素质。心理学专家表示,考生应在战略上正确认识高考,战术上掌握考试前和考试中心理调适技巧,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高考。

    重庆心理学学会秘书长王卫红说,高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机会,但不是唯一机会,应该以正向的态度接纳高考,而不必过度紧张焦虑。“有了正确认识,就不至于出现神经衰弱甚至失眠等反应。”

    王卫红提醒考生,高考前要主动调整作息,让自己的兴奋时段与考试时间合拍。考试中如果情绪紧张,出现心跳加速、发热出汗等状况,应马上调整,例如可深呼吸、喝水、换笔等。

    在考完最后一门之前,不与任何人讨论考试情况。因为此时讨论已不能改变试卷成绩,反而可能给接下来的考试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考生可在考前与家长沟通好,请家长忍住关切的心情,不要在彻底考完前打探考试情况,更不要把自身焦虑转嫁给孩子。

    王卫红还提出与心理相关的应考技巧。遇到不会做的题,应暂时放下,回头再做。基于人脑的“酝酿效应”,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忆恢复或认知重组,有可能会想起相应的解题方法。

    最后留15分钟时间检查,应重点检查有把握的题目。因为觉得有把握,所以当时可能疏忽大意,造成过失性失误。而做没把握的题往往小心谨慎,且没把握通常是因为欠缺某方面知识能力,再检查仍然不能弥补。

    王卫红说:“总之,考场上要合理取舍,最大限度利用好时间。”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专家:高考应注意与心理相关的应考技巧

2016-06-06 05:04:52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高考不仅考知识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是考心理素质。重庆心理学学会秘书长王卫红说,高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机会,但不是唯一机会,应该以正向的态度接纳高考,而不必过度紧张焦虑。“有了正确认识,就不至于出现神经衰弱甚至失眠等反应。”

    新华社电(记者 谷训)高考不仅考知识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是考心理素质。心理学专家表示,考生应在战略上正确认识高考,战术上掌握考试前和考试中心理调适技巧,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高考。

    重庆心理学学会秘书长王卫红说,高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机会,但不是唯一机会,应该以正向的态度接纳高考,而不必过度紧张焦虑。“有了正确认识,就不至于出现神经衰弱甚至失眠等反应。”

    王卫红提醒考生,高考前要主动调整作息,让自己的兴奋时段与考试时间合拍。考试中如果情绪紧张,出现心跳加速、发热出汗等状况,应马上调整,例如可深呼吸、喝水、换笔等。

    在考完最后一门之前,不与任何人讨论考试情况。因为此时讨论已不能改变试卷成绩,反而可能给接下来的考试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考生可在考前与家长沟通好,请家长忍住关切的心情,不要在彻底考完前打探考试情况,更不要把自身焦虑转嫁给孩子。

    王卫红还提出与心理相关的应考技巧。遇到不会做的题,应暂时放下,回头再做。基于人脑的“酝酿效应”,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忆恢复或认知重组,有可能会想起相应的解题方法。

    最后留15分钟时间检查,应重点检查有把握的题目。因为觉得有把握,所以当时可能疏忽大意,造成过失性失误。而做没把握的题往往小心谨慎,且没把握通常是因为欠缺某方面知识能力,再检查仍然不能弥补。

    王卫红说:“总之,考场上要合理取舍,最大限度利用好时间。”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周绪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