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谨防脚扭伤 正确处理方式奉上
不管是不是假期,参加户外活动已经是大家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骨科医生提醒大家,活动时应注意保护自己,一旦发生扭伤等意外要学会自救。如果发生脚扭伤的情况,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稳定自己的情绪,怨天怪人都无济于事。除马上停止旅游活动外,尽快找个固定地点把伤脚抬高再用冷水毛巾或冰袋冷敷,以减轻出血、肿胀和疼痛的程度。24小时后,改用热水毛巾热敷,帮助瘀血吸收。
另一种方法是及时用胶布(或橡皮膏)固定脚伤,也有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是将2.5厘米宽的3条医用胶布,从小腿内侧下1/3处缠起,绕过脚底板,缠到小腿外侧下1/3处,使伤侧的脚踝关节保持轻度外翻的状态,此法能减轻疼痛,促进早日康复。若手头无胶布,可将云南白药用酒或醋调成糊状,抹在患处,也可用风油精涂抹患处。若扭伤严重,简单处理后迅速赶到医院进行检查医治。
专家提醒,人们在散步走路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通常老年人行走1000至2000米,或行走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就应该坐下来休息半个小时,最好将双腿伸平,双手轻轻按揉双膝,这样可以促进膝部血液循环,减少磨损程度。因为长时间走路,膝关节、踝关节承重,容易受到磨损,特别是已患有骨质增生者,会加重关节的损伤。
如果扭伤脚肿了怎么消肿,如果不是严重到需要去医院,学会了正确的冷敷和热敷,自己很容易就解决了,下面介绍两个方法。
学会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
将浸有冷水的毛巾,放于脚部受伤的地方,感觉毛巾不再凉时,再用冷水浸湿一下,另外也可以将冰块放入塑料袋中进行外敷,每次30分钟左右,当然用凉水直接冲也可以。
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淤积于血管损伤处。
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部,每3分钟左右更换1次,也可以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夏季则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不宜太长。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48小时,则应改用热敷疗法。此时热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热敷方法是将热水或热醋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处,5~10分钟后毛巾已无热感时进行更换。每天1~2次,每次热敷约30分钟即可。
通过饮食治疗扭伤
取核桃仁500克、板栗仁250克,将其一起捣烂,然后搓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嚼着吃。对扭伤很有疗效。可不要小看这些平时常吃的干果,它们对于恢复肌肉损伤很有帮助。
伤后不建议马上使劲揉搓肿起来的部位,因为这样很容易把局部的小血管弄破,形成血肿。扭伤后,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最好以清淡为主,燥热和辛辣食物建议暂时不要吃啦,尽量少下地活动。需要提醒的是,休息时一定要把脚垫高一点,略高于心脏,这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学会正确的冷敷和热敷,并配合饮食,治疗小扭伤,效果非常好。另外,旅游在外,做爬山活动时,最好结伴而行,相互照应,以免出现意外。(华龙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