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居民年均脂肪肝检出率28.12% 这些危害需了解

来源:华龙网2017-05-03

    脂肪肝是近年来人们时常谈起的话题,尤其是在体检过后,看着体检报告上的诊断,人们这才慌了神。脂肪肝有什么危害?在生活中如何预防脂肪肝?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重庆居民脂肪肝筛查报告显示

    年平均脂肪肝检出率为28.12%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公布了一份最新的针对重庆市部分居民的脂肪肝筛查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6年,重庆市居民年平均脂肪肝检出率达到28%左右,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

    据了解,5年来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对我市70万左右人次的体检人员进行了脂肪肝患病筛查,年检出率平均为28.12%,前后共有21.7万人次被检查出患有脂肪肝。其中,男性为17.1万人次,女性为4.5万人次,年龄最小的脂肪肝患者只有7岁。

    脂肪肝的五大危害 你必须了解!

    1、导致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继发肝癌的几率较高,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那就离生命的终结不远了。

    2、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并且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3、增加肠癌风险

    脂肪肝为什么会增加肠癌的风险呢?专家指出,严重的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而饮食因素与大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大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大肠中的胆酸,而脂肪肝最重要的成因便是过多摄取动物脂肪和红肉,不仅增加了脂肪的摄入量,这一情况也会增加致癌物质胆汁酸在肠道的蓄积,进而导致肠癌发生。

    4、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会引发和加重糖代谢失调。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形成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症。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约50%,可见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

    5、降低人体免疫与解毒功能

    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够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改造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体。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将会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进而抵抗力差会更容易被感染。另外肝细胞对一切毒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方式将其变为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毒功能衰退,很容易造成内毒素、外毒素在体内的潴留,对机体造成毒害。

    调整膳食结构 如何预防脂肪肝

    1、调整膳食结构

    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中国传统膳食方案。还应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粗粮、干豆、蛋类、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

    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定时、适量,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吃得多、吃得快、吃零食、吃甜食、吃夜宵,以及把含糖饮料当水喝等不良习惯,以免热量摄入超标和扰乱机体代谢稳态。

    3、坚持中等量的有氧运动

    人体对多余热量的利用,除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在肥胖,特别是内脏型肥胖的形成原因中,活动过少有时比摄食过多更为重要。

    4、避免酒精滥用

    对经常过量饮酒者而言,减少饮酒量或完全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华龙网整理)

>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居民年均脂肪肝检出率28.12% 这些危害需了解

2017-05-03 06:07:32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脂肪肝是近年来人们时常谈起的话题,尤其是在体检过后,看着体检报告上的诊断,人们这才慌了神。脂肪肝有什么危害?在生活中如何预防脂肪肝?

    脂肪肝是近年来人们时常谈起的话题,尤其是在体检过后,看着体检报告上的诊断,人们这才慌了神。脂肪肝有什么危害?在生活中如何预防脂肪肝?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重庆居民脂肪肝筛查报告显示

    年平均脂肪肝检出率为28.12%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公布了一份最新的针对重庆市部分居民的脂肪肝筛查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6年,重庆市居民年平均脂肪肝检出率达到28%左右,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

    据了解,5年来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对我市70万左右人次的体检人员进行了脂肪肝患病筛查,年检出率平均为28.12%,前后共有21.7万人次被检查出患有脂肪肝。其中,男性为17.1万人次,女性为4.5万人次,年龄最小的脂肪肝患者只有7岁。

    脂肪肝的五大危害 你必须了解!

    1、导致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进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继发肝癌的几率较高,一旦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极易发生肝昏迷、肝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那就离生命的终结不远了。

    2、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并且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3、增加肠癌风险

    脂肪肝为什么会增加肠癌的风险呢?专家指出,严重的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而饮食因素与大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大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大肠中的胆酸,而脂肪肝最重要的成因便是过多摄取动物脂肪和红肉,不仅增加了脂肪的摄入量,这一情况也会增加致癌物质胆汁酸在肠道的蓄积,进而导致肠癌发生。

    4、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会引发和加重糖代谢失调。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形成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高血脂、高氨基酸血症。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约50%,可见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

    5、降低人体免疫与解毒功能

    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够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改造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体。肝细胞脂肪变性或坏死,将会使肝脏的免疫功能下降,进而抵抗力差会更容易被感染。另外肝细胞对一切毒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方式将其变为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解毒功能衰退,很容易造成内毒素、外毒素在体内的潴留,对机体造成毒害。

    调整膳食结构 如何预防脂肪肝

    1、调整膳食结构

    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中国传统膳食方案。还应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有粗粮、干豆、蛋类、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

    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定时、适量,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大半饱,避免吃得多、吃得快、吃零食、吃甜食、吃夜宵,以及把含糖饮料当水喝等不良习惯,以免热量摄入超标和扰乱机体代谢稳态。

    3、坚持中等量的有氧运动

    人体对多余热量的利用,除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在肥胖,特别是内脏型肥胖的形成原因中,活动过少有时比摄食过多更为重要。

    4、避免酒精滥用

    对经常过量饮酒者而言,减少饮酒量或完全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华龙网整理)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周玲玲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