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感染、出血 三大症状教你早期识别白血病
牙龈经常出血要警惕
老年人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生牙龈出血,尤其是全口牙龈广泛性慢性渗血,同时伴有皮肤青紫斑或全身疲乏、食欲不振时,一定要进行血液学检查。因为恶性克隆型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大量累积,导致骨髓造血机能下降,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皮肤出现出血点甚至瘀斑。
发烧不一定是感冒
白血病和感冒可能会有相似的症状,如都可能会出现高烧的症状。但白血病患者会有一些感染表现,除了不明原因的高烧外,还会伴有脸色不好,血象不正常、贫血等。
患者发热到医院进行血液学检查时,因病毒或细菌感染不同,白细胞可低可高,但不会出现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而白血病病人末梢血或骨髓检查往往会见到幼稚细胞。感冒的患者会出现病毒感染的表现,像白细胞稍微偏低,可是不会出现明显的血小板下降、升高等表现。
白血病早期主要有三大症状:贫血、感染、出血。由于症状表现复杂,不典型,因此常常被忽视。贫血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脸色不好;出血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女性表现为月经多;感染可以表现为高热,亦有低热。因此,以上症状如果长期存在,一定首先要到医院查血常规,最好再加做一个血细胞分类。
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
在很多人眼里,白血病被称为血癌,一旦得上就只能等死。其实,随着医学的发展,白血病已并非绝症。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急性白血病总体分两大类,一类是急性淋巴系统白血病,一类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目前治疗主要采取化疗和造血干细胞治疗。
近年来,我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整套治疗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根据染色体核型进行分组治疗、强调大剂量化疗的应用,降低了难治耐药病例的发生,缩短了治疗周期,长期生存率得到提高。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为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率在80%以上,五年无病生存率达50%以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存活(>5年)率达70%以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的无病生存率为75%~80%,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5年的无病生存率为40%~60%,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年的无病生存率为85%。由于不断有靶向治疗药物的推出,白血病诊断、治疗的精准性也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