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者也有"优势":不容易得癌症?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老年人如果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即早老性痴呆症),就不易再得癌症;相反,癌症患者也不易得阿尔茨海默氏症。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神经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选择了3020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发现,与调查开始时未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人相比,那些已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人未来患癌症的风险要低69%。此外,与调查开始时未患癌症的人相比,那些已患癌症者未来再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要低43%。——新华社
这个研究让老年痴呆症家属哭笑不得,不知道得这个病是祸还是福。8月27日,在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健康产业分会主办的“肿瘤精准治疗及术后康复、老年认知症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有关老年痴呆与癌症的话题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家人痛苦70岁大爷变“老小孩”
南京有位张大爷70多岁,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前几年,张大爷开始出现近事遗忘的症状,一两天前见过哪些人有时都想不起来,儿子打电话告诉他过节回家,没几天他就忘了,上周和老朋友约好喝茶的时间到了,这周他就记不住了……起初,张大爷只是轻度的认知障碍,三年后,张大爷已经无法认出亲人,犹如刚出生的孩子,生活也无法自理,离不开家人的照顾,最终确诊为老年痴呆症。
秦淮区的王女士说,她的老母亲也是老年痴呆患者,总说自己偷了她的钱,让她在兄弟姐妹面前无法解释,因为自己是老母亲最亲近的人。
更可怕的是,老母亲经常把外面的垃圾捡回来当宝贝,自己要帮她扔掉,她就跟你拼命。
这项研究:痴呆者不容易得癌症?
痴呆和癌症之间有如此大的关系?对此,著名老年痴呆学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彭丹涛教授告诉记者,她没有听说两者有关联度,目前也没有类似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上也没有这样的现象。
老年痴呆症,医学上称阿尔茨海默氏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4秒种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痴呆症病例。彭丹涛教授告诉记者,在中国,65岁以上老人中,患病率高达6%,看到这个比例,可能很多人不太在意,但是,在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这些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群体成为公共卫生的一大难点和负担。
但令人遗憾的是,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统计表明:由于对病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逾八成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未及时就诊,从而为后期的治疗带来困难,患者家属也因此承受更大的痛苦。
特别提醒:尽快“三早”推迟“老痴”
老年痴呆症一定要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中早期发现非常重要。老年痴呆症早期症状包括老人记忆力的障碍,尤其是近的事情很容易忘记;经常发生顾此失彼的情况,例如晒衣被不收回、出门不关电视,前面答应的事后面却忘记还怪别人没说等;症状重一点的会出现说不出今天是几月几日,叫不出熟悉的家人名字。其实上述症状在早期出现的很多,但能够被家人或者患者自己意识到的反过来却很少。因为很多人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人老了,出现一点异常很正常; 哪个不会忘点事呢?根本不会联想到这就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正因为此,有症状而没早期就诊的老年痴呆症病例超过百分之八十。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传统治疗的诊疗方法,就是在今天,它仍不失为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有效措施。”彭丹涛教授说,接受规范的治疗可以使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虽然还一时无法治愈该病,但可以延迟患者的言行异常及失去生活能力的时间。
附件
痴呆患者的家中应注意事项
一、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拆除家中诸如厕所、厨房等处并不是非常重要的锁和钥匙,防止老人把自己反锁困住,发生危险。
二、把每个房间内有可能伤害患者的东西找出来并收好;病人可能会随手抓起东西就吃,像药物、变质的食物、可放进嘴里的任何东西都要小心处理、保管好,以防误食。
三、患有此病的老人,大多不认为自己有病拒绝吃药,或者记忆力太差忘记吃药。这时就需要子女严加监督,灵活多变,按疗程坚持服药,不要漏服。
四、适时、不间断地给予老人各种“刺激”,如聊天、逛街、郊游、适当的打打牌、回忆往事,培养多种业余爱好等等,可活跃脑细胞,保持大脑兴奋性,延缓神经衰退。
记者 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