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残疾人日 科学防治残疾要做好这几点
今天(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你知道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其中视力残疾人数1200多万,肢体残疾人数近2500万。致残因素有很多,我们要做好科学防治残疾,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国际残疾人日的由来
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这些致残原因你了解吗?
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三大类:一是遗传和发育因素;二是环境和行为因素;三是伤害与疾病因素。这三类因素交叉作用,造成残疾。
残疾分为先天性残疾和后天性残疾。导致先天性残疾的常见原因有近亲婚育,遗传因素,子宫内发育缺陷,父母吸毒、吸烟、嗜酒等不良行为,妊娠期患某些疾病、服用不当药物,生产中胎儿缺氧、损伤等。
后天性残疾也称获得性残疾,导致后天性残疾的因素主要有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麻疹、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意外伤害可以导致残疾,如交通事故、工伤、辐射和其他伤害。
◆如何科学防治残疾
1、生活方式健康
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定时吃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定时定量的进行运动锻炼,保持肌肉强度与韧性,增强体质。
2、定期体检
现在很多单位都会组织员工定期体检。但这样的检查往往只能检测出比较严重的疾病症状。
为了更加了解自己身体的情况,预防可能发生的疾病,建议大家每3~5年进行一次全身性的体检。
3、细心观察
自己的身体,自己应该是最了解的。一旦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出现异常,如嗜睡、手麻、晨僵、关节肿痛、长时间腰背痛,活动后反而自行缓解等状况,必须留心观察,发现症状无法自行缓解,并且有加深的迹象时,要立即就医。
4、出门注意安全
过马路的时,一定要看红绿灯。为了几分钟的时间闯红灯,你永远无法猜想自己会因此失去什么。(华龙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