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特色医讯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冬季长期吹空调 当心患上“暖气病”

2018-02-03 06:05 来源: 转发至
作者:
在冬季,很多人习惯将门窗长期紧闭,开着空调或暖气,虽然带给了我们温暖,但暖气在驱寒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病症。

    在冬季,很多人习惯将门窗长期紧闭,开着空调或暖气,虽然带给了我们温暖,但暖气在驱寒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病症。室内温度高,空气干燥又不流通,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暖气病”。那么我们如何避免患上暖气病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暖气病的症状

    1、呼吸系统

    室内温度过高,而室外温度太低,温差过大,所以进门就需要脱去外衣,摘掉帽子和围巾,而外出时又必须全副武装。这种情况下,人体就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加之温暖、干燥的环境让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就容易引发感冒。

    长时间处于温暖干燥的室内,会使人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病菌等就会趁机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心血管系统

    暖气过热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引起血压波动大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

    3、泌尿系统

    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这个尿量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作用。如果长时间待在暖气房里,尿量会减少,不能正常冲洗尿路,这样就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4、皮肤

    皮肤长期暴露于空气之中,若室内温度过高、过于干燥,皮肤得不到环境中湿润空气的滋润,不但会缺乏弹性,还会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皱纹。

    老年人的皮肤缺乏滋养,常有皮肤燥痒的困扰,若室内干燥或太热,皮肤瘙痒就会更加严重。

    如何预防暖气病?

1、适当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距不要过大,温度最好在18 ~24 ,否则呼吸道就会感觉不舒服。如果家里暖气太热,穿着单衣,外面却需要穿羽绒服,出门、进门都要经历气温骤然变化,适应不了就会生病。

湿度在50%~60%,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放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室内摆放植物时,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2、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到了冬天,有的家里一天到晚不开窗。然而预防“暖气病”首先要注意室内通风,天气好的时候,家里最好每天都能开窗透气,可以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让室内空气充分循环,减少室内污染和病菌的蓄积。

3、适当补充水分

供暖之后,口干、皮肤干燥的感觉会更明显,体内缺失水分,新陈代谢受阻,会加速衰老。平时要多补充一些水分,最好是温开水或蜂蜜水,也可以喝些茶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进行选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还要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也可以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饮或少饮酒。

4、合理安排运动量

在阳光较好、无大风或雾霾的天气,尽量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室外活动,晒晒太阳,接触一下纯自然的空气,锻炼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暖气病”的发生。冬季户外锻炼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华龙网整理)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感谢您阅读: 冬季长期吹空调 当心患上“暖气病”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63080077 更多举报途径>>>
[责任编辑: 杨凌梅 ]
分享到:

精彩视频

      行行摄摄
      新闻排行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
              扫二维码
              关注华龙网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