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护肺 顺畅呼吸
我们时刻都在呼吸。肺部通过空气的交换跟外界的接触很多,意味着它发生病变的机会比其他器官也可能要多,肺癌就是不可忽视的威胁之一。在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面世之前,筛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最重要手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何建行教授建议高危人群在新的一年里及时启动自己的“爱肺计划”,早筛查早防病,享受顺畅呼吸。
一二十年不感冒 可能是肺癌高危人群
根据相关统计,肺癌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15%,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肿瘤死亡原因。
根据筛查的结果,有的早期发现的患者是一直自我感觉“身体不错”的人。“一二十年不感冒,有可能是肺癌高危人群。”何健行说,这应了民间的一句老话:“要么不病,一病就是大病”,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目前,肺癌没有相应的预防疫苗,偶尔患一次感冒,外源性的病毒感染可刺激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抗体,在病情可控的情况下,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偶尔跟外来的病毒“过过招”也不是坏事。别等到有症状了,一查已到晚期。
爱肺建议:
戒烟控烟及早筛查
1.戒烟控烟,维护好身边“小环境”
吸烟有害健康,是国际公认的导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新春佳节,亲友相聚,应酬多了,一定要记得尽量戒烟限酒。特别是“老烟民”,新年的“爱肺计划”请从戒烟控烟开始。
“实在戒不掉,也要尽量少抽烟,特别是要顾及他人,不要在禁烟场所抽烟。”何建行说,顺畅呼吸,除了加强环保治疗好大环境,更有赖于每个人自觉维护好身边的“小环境”,而戒烟、控烟就是重要的一环。
2.高危人群及早筛查
肺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没有典型症状,一旦患者有症状,七八成已到中晚期,大大影响了疗效。
“肺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我们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在早期没症状就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何建行指出,在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面世之前,筛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最重要手段。
2017年年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联合省内13家医疗机构组建肺癌预防与筛查联盟,在广州已经开展的“爱肺计划”基础上将筛查扩大到全省。普通市民可以自愿自费参与,通过肺癌高危因素问卷评估、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早期筛查。在目前已完成的近1800例筛查中,有180例需要关注与跟踪,11例已完成手术。
他建议以下高危人群在新的一年里及时启动自己的“爱肺计划”,及早做一次筛查:4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吸烟超过20支,或者烟龄大于20年的烟民;长期咳嗽咳痰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者;职业接触各种致癌因素者,如长期接触石棉、放射性物质;有癌症家族史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韩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