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宝宝防病 警惕四大误区
眼下,天气忽冷忽热,对于抵抗力低下的宝宝而言,应该如何防病?在幼儿保健方面,家长又存在哪些误区……3月7日上午,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健康咨询活动中,医院急诊科、儿保科专家就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举行了科普讲座。
春季宝宝咋防病?应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副主任郭燕华针对往年急诊常见的症状,建议家长从三个方面着手,防范孩子受到细菌、病毒侵扰。
防过敏。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在空气中出现花粉、柳絮、杨絮和各种各样的絮,满天飞舞,这时有湿疹、哮喘、鼻炎的孩子要当心,吸入这样的东西会刺激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皮肤特别是头面部出现湿疹。若孩子呼吸道黏膜受刺激,会经常打喷嚏、流鼻涕,甚至诱发哮喘。家长要特别小心,注意观察,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轻微的可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严重的应到正规医院儿科接受检查和治疗。
防病菌。春季孩子活动范围的扩大,增加了孩子感染这些病原的机会。春季给病毒传播提供了较好的环境,诸如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都在威胁着孩子的健康。所以出去活动时,注意不要让孩子接触生病的孩子、不要玩得太累,注意休息;要注意卫生,勤洗手能减少病毒传播,如果出去玩以后,发现孩子精神状态不好,要注意量体温,并咨询医生。
防干燥。北方内陆春季多风干燥,小儿一定要适度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切忌饮用饮料、冷饮。
四大防病误区家长不要再犯了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郭燕华表示,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自己早已是单衣单裤,还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孩子的小脸热得红扑扑的,身上也全是汗。还有一些家长,只要是孩子提出的需求,一股脑儿全部满足,不过在饮食上,家长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孩子消化不良等症状。
误区1:春捂秋冻,得给孩子多穿些。
“捂”是个相对的概念,应当根据室外温度来增减衣服,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春季,幼儿在户外的活动量加大,穿得过多容易出汗,一遇冷风会导致感冒。因此,穿衣应以进行一般活动时不出汗为标准。
误区2:幼儿爱吃什么,尽量满足。
不管什么时候,幼儿的饮食结构都要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春季气候干燥,容易上火,在保证幼儿摄入足够蛋白质和脂肪的基础上,饮食最好清淡一点,少吃羊肉和辛辣食品,少吃甜食,还要让幼儿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生食加热要彻底,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一定要多喝水,可在水中加入微量食盐。
误区3:春天天气乍暖还寒,最好少开窗。
春季虽然外部温度低,但父母仍须保证每天开窗半小时以上,加强室内空气对流。同时,春天空气干燥,父母要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搭湿毛巾或使开水不断沸腾用来制造水蒸气。同时,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增强幼儿对病毒的抵抗力。还应注意的是,幼儿房间的摆设应尽量简单,不要在室内养花。
误区4:春季易感染,幼儿在家更安全。
春季阳光充足,应该增加幼儿的户外活动,一天最好不少于两小时。进行户外活动时,不需要戴帽子、手套,要让幼儿直接接触阳光,增强体质并促进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贫血的发生。当然,春季父母尽量少带幼儿去人员密集的地方,例如儿童乐园、大型超市等,以防幼儿被传染病所感染。父母要和幼儿一起养成进门先漱口、洗手、洗脸的习惯。
春季孩子长得最快 家长要从这些方面注意
春季,尤其是4月到6月,是一年中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季节。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郝爱珍表示,孩子的身高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后天因素也很重要。身体长高首先是骨骼的发育增长,因此在孩子的发育期,家长要特别关注营养搭配,应给孩子全面的营养补充,多吃谷类、鸡蛋、瘦肉、奶等富含优质蛋白、卵磷脂、赖氨酸的食物,有利于大脑发育和身体生长中蛋白质的需求,饮食中还应保证大豆、鱼虾、绿叶菜等含钙食品的供应,以补充钙质。尽量避免反季节水果、油炸食品等的摄入,这些易导致性早熟,最终导致身高低于遗传身高。
郝爱珍说,这个季节,家长应尽量为孩子提供户外锻炼的机会,最好选择拉跑、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并保证运动强度达到有氧运动,因充分的活动量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得到有效拉抻,促进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协调。再就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熟睡状态下是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期,因此要让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同时,让孩子保持好心情,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就会使生长激素得到有效释放,从而可能有利于孩子长高。
记者 薛琳 通讯员 张亮 实习生 张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