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脑梗死是房颤患者“头”等大事

来源:今晚报2018-05-09

    脑梗死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正式启动了“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项目”,以实现我国房颤抗凝率的整体提升,减少心源性卒中的发生率。

    “红血栓”比“白血栓”更凶险

    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中有800万房颤患者,且随着老龄化加剧不断增多。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比常人高出5倍,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

    血栓其实也分“白”与“红”。房颤时,血液不能正常泵出,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容易凝结成大块血栓,肉眼观察为红色,因此被称为“红血栓”;白血栓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血小板凝聚在斑块碎片周围形成的小血栓,肉眼观察下为黄白色,因此又被称为“白血栓”。

    相较而言,“红血栓”导致的脑梗死危害更为严重,专家强调,预防红血栓应该降低血液凝固的程度,因此要用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等,预防白血栓,应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程度,因此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等。

    房颤患者预防中风应坚持抗凝治疗

    要想减少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抗凝治疗是首要选择,但目前我国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比例仅为10%左右。因此,如何普及与提高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率是我国房颤卒中预防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房颤患者存在诸多误区,不少人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但阿司匹林在房颤患者预防脑梗方面收效甚微;此外,由于华法林等传统抗凝药与多种食物和药物有相互作用且需要频繁监测,导致患者不能坚持使用,影响治疗效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项目负责人张澍教授介绍:“多项临床试验证明新型口服抗凝药使患者卒中、颅内出血以及死亡风险均显著降低,同时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安全性良好等突出优点,房颤患者可考虑首选达比加群酯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用于卒中预防。”(记者 李杨)

>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预防脑梗死是房颤患者“头”等大事

2018-05-09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脑梗死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正式启动了“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项目”,以实现我国房颤抗凝率的整体提升,减少心源性卒中的发生率。

    “红血栓”比“白血栓”更凶险

    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中有800万房颤患者,且随着老龄化加剧不断增多。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比常人高出5倍,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

    血栓其实也分“白”与“红”。房颤时,血液不能正常泵出,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容易凝结成大块血栓,肉眼观察为红色,因此被称为“红血栓”;白血栓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血小板凝聚在斑块碎片周围形成的小血栓,肉眼观察下为黄白色,因此又被称为“白血栓”。

    相较而言,“红血栓”导致的脑梗死危害更为严重,专家强调,预防红血栓应该降低血液凝固的程度,因此要用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等,预防白血栓,应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程度,因此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等。

    房颤患者预防中风应坚持抗凝治疗

    要想减少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抗凝治疗是首要选择,但目前我国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比例仅为10%左右。因此,如何普及与提高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率是我国房颤卒中预防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房颤患者存在诸多误区,不少人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但阿司匹林在房颤患者预防脑梗方面收效甚微;此外,由于华法林等传统抗凝药与多种食物和药物有相互作用且需要频繁监测,导致患者不能坚持使用,影响治疗效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项目负责人张澍教授介绍:“多项临床试验证明新型口服抗凝药使患者卒中、颅内出血以及死亡风险均显著降低,同时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安全性良好等突出优点,房颤患者可考虑首选达比加群酯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用于卒中预防。”(记者 李杨)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