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食不晒太阳 骨质疏松年轻化

来源:广州日报2018-05-14

    骨质疏松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虽说它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但临床发现骨质疏松越来越年轻化。专家表示,这主要与饮食不均衡、少晒太阳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预防骨质疏松也要从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入手。

    绝经后女性最高发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早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其中绝经后的女性最高发,有研究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四成女性“骨脆脆”,三分之一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但临床上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现象,那就是骨质疏松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薛耀明教授介绍,排除那些由于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偏食,有些人为了养生,或者一些女性为了减肥,只吃素食不吃肉,导致骨骼中没有足够的蛋白质和钙,骨量丢失严重,骨质疏松提前。第二是因为很多爱美人士怕晒黑,很少晒太阳,出门不是打伞就是坐车,皮肤接触不到光照,不能合成维生素D,导致骨质疏松提前。第三是喝酒,有些男士经常应酬喝酒,也会造成钙的吸收差一些。

    DXA是诊断的金标准

    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 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国内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的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约有50%的人在出现一次骨质疏松骨折后还会再遭受第二次骨折。

    如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薛耀明表示,那就是定期测量骨密度,一般人群建议40岁以后就要开始测量骨密度,喝酒、偏食、少晒太阳等人群更可以把测量提前。目前临床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定量超声等,其中DXA是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运动疗法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必须强调的是,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薛耀明介绍,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诊疗率在地区间、城乡间还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诊治率均较低。即使患者发生了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也仅为2/3左右,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尚不足1/4。

    “这种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薛耀明介绍,目前临床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是“开源节流”。

    “开源”就是使用促成骨细胞活性的药剂,作用是帮助患者“长新骨”。通常适用于骨量已经较为低下的患者,或具有骨折高发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节流”是使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剂,用于抗破骨细胞,减缓骨质的流失,帮助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对比“开源节流”,治疗严重骨质疏松,骨折高发风险的病人,真正重要的还是“开源”。

    除了吃药治疗外,运动疗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其简单实用,不仅可增强肌力与肌耐力,改善平衡、协调性与步行能力,还可改善骨密度、维持骨结构,降低跌倒与脆性骨折风险等。薛耀明介绍,运动疗法需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治疗性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抗阻运动(如负重练习)、冲击性运动(如体操、跳绳)、振动运动(如全身振动训练)等。我国传统健身方法太极拳等可增加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韧带及肌肉、肌腱的柔韧性,提高本体感觉,加强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运动锻炼要注意少做躯干屈曲、旋转动作。

    预防:每天喝牛奶补充维D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专家表示,具体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并每天摄入牛奶300ml。

    (2)充足日照:建议11:00~15:00在阳光下晒15~30分钟,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

    (3)规律运动: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如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

    (4)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5)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6)补充钙剂: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剂补充。

    (7)补充维生素D:成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个单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600单位。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薛耀明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冯

>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偏食不晒太阳 骨质疏松年轻化

2018-05-14 06:05:37 来源: 0 条评论

    骨质疏松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虽说它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但临床发现骨质疏松越来越年轻化。专家表示,这主要与饮食不均衡、少晒太阳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预防骨质疏松也要从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入手。

    绝经后女性最高发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早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其中绝经后的女性最高发,有研究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四成女性“骨脆脆”,三分之一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但临床上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现象,那就是骨质疏松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薛耀明教授介绍,排除那些由于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偏食,有些人为了养生,或者一些女性为了减肥,只吃素食不吃肉,导致骨骼中没有足够的蛋白质和钙,骨量丢失严重,骨质疏松提前。第二是因为很多爱美人士怕晒黑,很少晒太阳,出门不是打伞就是坐车,皮肤接触不到光照,不能合成维生素D,导致骨质疏松提前。第三是喝酒,有些男士经常应酬喝酒,也会造成钙的吸收差一些。

    DXA是诊断的金标准

    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 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国内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20%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的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约有50%的人在出现一次骨质疏松骨折后还会再遭受第二次骨折。

    如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薛耀明表示,那就是定期测量骨密度,一般人群建议40岁以后就要开始测量骨密度,喝酒、偏食、少晒太阳等人群更可以把测量提前。目前临床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定量超声等,其中DXA是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运动疗法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必须强调的是,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薛耀明介绍,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诊疗率在地区间、城乡间还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诊治率均较低。即使患者发生了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也仅为2/3左右,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尚不足1/4。

    “这种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薛耀明介绍,目前临床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是“开源节流”。

    “开源”就是使用促成骨细胞活性的药剂,作用是帮助患者“长新骨”。通常适用于骨量已经较为低下的患者,或具有骨折高发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节流”是使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剂,用于抗破骨细胞,减缓骨质的流失,帮助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对比“开源节流”,治疗严重骨质疏松,骨折高发风险的病人,真正重要的还是“开源”。

    除了吃药治疗外,运动疗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其简单实用,不仅可增强肌力与肌耐力,改善平衡、协调性与步行能力,还可改善骨密度、维持骨结构,降低跌倒与脆性骨折风险等。薛耀明介绍,运动疗法需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治疗性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抗阻运动(如负重练习)、冲击性运动(如体操、跳绳)、振动运动(如全身振动训练)等。我国传统健身方法太极拳等可增加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韧带及肌肉、肌腱的柔韧性,提高本体感觉,加强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运动锻炼要注意少做躯干屈曲、旋转动作。

    预防:每天喝牛奶补充维D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专家表示,具体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并每天摄入牛奶300ml。

    (2)充足日照:建议11:00~15:00在阳光下晒15~30分钟,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

    (3)规律运动:建议进行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如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等。

    (4)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5)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6)补充钙剂: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钙剂补充。

    (7)补充维生素D:成人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个单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600单位。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薛耀明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冯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凌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