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多岁竟“早老”失智

来源:广州日报2018-07-04

    一名40岁出头的企业高管,一段时间频频迷路,明明家在天河,却总往城市的西边跑。经医生诊断,竟是患上阿尔茨海默病(AD)。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介绍,失智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增高,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受环境和压力影响,“早老”的情况越来越多见,目前临床上发病平均年龄仅在45岁左右,比以前提早了十年,甚至还有40岁以下的患者。医生提醒,管理好心血管健康,改善生活方式预防“早老”很重要,早期发现AD征兆也可及时控制病情。

    中年精英患上“老人病”

    陆正齐介绍,临床上“早老”的情况越来越多见,以往阿尔茨海默病大家都觉得是60岁以上的“老年病”,现在随着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AD发病的平均年龄也至少提前了十年以上,大致在45岁左右,甚至还有30多岁的患者。

    “中年人生活压力大,熬夜工作、抽烟、夜宵,临睡前还要看手机、电脑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对心血管健康影响很大,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公认的AD一大独立危险因素。”陆正齐提醒,门诊发现,如果患者出现过三次或以上的中风,记忆力就会明显下降,患AD的风险成倍增加。

    近期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企业高管,家住天河,就诊前频频发生迷路走错方向的事情,总往西边跑,最后来到门诊确诊为AD。还有另外一名女患者只有53岁,由女儿带过来看病,医生与其谈话时明显发现她有注意力障碍,但据家属所说,此前却被误诊为更年期焦虑抑郁。

    早期:警惕注意力不集中

    陆正齐说,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但服用抗痴呆药物可延缓疾病的快速进展,尽可能地保留患者现有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及家属未能早期发现认知功能异常,基层医生对AD的认知水平也不够充分,诸多因素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患者往往到医院就诊时已经进入痴呆的中晚期,治疗效果差。

    很多人觉得随着年龄增大,记性差、健忘是正常的。医生提醒,具体观察这些“健忘”行为表现的形式,能够抓住早期AD认知障碍方面的蛛丝马迹。比如:在空间认知上的障碍,以往熟悉的公交车却频频下错站;丢三落四,瞬间记忆下降;忘记重要大事、时间节点和约定,忘记近期发生的事;与人对话时出现注意力障碍,不能就单一话题持久对话;计算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算错账、学不会用家里的新电器;反应慢、以往熟悉的事比如做饭搞清洁都变慢……如果这些迹象频繁出现、持续时间久,那就要引起警惕了,建议到医院记忆门诊就诊。

    预防“早老”可以这样做

    陆正齐介绍,预防“早老”,首先是避开危险因素,比如管理好心脑血管健康, 戒烟、控制血脂血糖、控制体重。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中老年人不适宜剧烈运动,建议进行每周5次,每次45分钟的慢走,锻炼下肢,多晒太阳。

    饮食方面,一天吃一顿粗粮可补充大量纤维素、维生素D。食用油建议多选择亚麻油、橄榄油、茶籽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腌肉等腌制品一周不要超过一次,碳酸饮料尽量不喝,适当多吃坚果。(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周晋安、甄晓洲)

>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40多岁竟“早老”失智

2018-07-04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一名40岁出头的企业高管,一段时间频频迷路,明明家在天河,却总往城市的西边跑。经医生诊断,竟是患上阿尔茨海默病(AD)。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介绍,失智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增高,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受环境和压力影响,“早老”的情况越来越多见,目前临床上发病平均年龄仅在45岁左右,比以前提早了十年,甚至还有40岁以下的患者。医生提醒,管理好心血管健康,改善生活方式预防“早老”很重要,早期发现AD征兆也可及时控制病情。

    中年精英患上“老人病”

    陆正齐介绍,临床上“早老”的情况越来越多见,以往阿尔茨海默病大家都觉得是60岁以上的“老年病”,现在随着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AD发病的平均年龄也至少提前了十年以上,大致在45岁左右,甚至还有30多岁的患者。

    “中年人生活压力大,熬夜工作、抽烟、夜宵,临睡前还要看手机、电脑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对心血管健康影响很大,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公认的AD一大独立危险因素。”陆正齐提醒,门诊发现,如果患者出现过三次或以上的中风,记忆力就会明显下降,患AD的风险成倍增加。

    近期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企业高管,家住天河,就诊前频频发生迷路走错方向的事情,总往西边跑,最后来到门诊确诊为AD。还有另外一名女患者只有53岁,由女儿带过来看病,医生与其谈话时明显发现她有注意力障碍,但据家属所说,此前却被误诊为更年期焦虑抑郁。

    早期:警惕注意力不集中

    陆正齐说,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但服用抗痴呆药物可延缓疾病的快速进展,尽可能地保留患者现有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及家属未能早期发现认知功能异常,基层医生对AD的认知水平也不够充分,诸多因素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患者往往到医院就诊时已经进入痴呆的中晚期,治疗效果差。

    很多人觉得随着年龄增大,记性差、健忘是正常的。医生提醒,具体观察这些“健忘”行为表现的形式,能够抓住早期AD认知障碍方面的蛛丝马迹。比如:在空间认知上的障碍,以往熟悉的公交车却频频下错站;丢三落四,瞬间记忆下降;忘记重要大事、时间节点和约定,忘记近期发生的事;与人对话时出现注意力障碍,不能就单一话题持久对话;计算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算错账、学不会用家里的新电器;反应慢、以往熟悉的事比如做饭搞清洁都变慢……如果这些迹象频繁出现、持续时间久,那就要引起警惕了,建议到医院记忆门诊就诊。

    预防“早老”可以这样做

    陆正齐介绍,预防“早老”,首先是避开危险因素,比如管理好心脑血管健康, 戒烟、控制血脂血糖、控制体重。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中老年人不适宜剧烈运动,建议进行每周5次,每次45分钟的慢走,锻炼下肢,多晒太阳。

    饮食方面,一天吃一顿粗粮可补充大量纤维素、维生素D。食用油建议多选择亚麻油、橄榄油、茶籽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腌肉等腌制品一周不要超过一次,碳酸饮料尽量不喝,适当多吃坚果。(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周晋安、甄晓洲)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