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管竟然也会“溃疡”
许多人认为只有胃肠道才可能有“溃疡”疾病,殊不知动脉血管也会有“溃疡”,其危害性直接可危及患者生命。
动脉血管“溃疡”
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主动脉溃疡的全称是“主动脉穿通性粥样硬化性溃疡”,一般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都是从动脉的内膜开始产生,先后出现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形成的同时,还会出现动脉中膜层的退行性改变。粥样斑块表面内膜破溃,最终形成粥样硬化性溃疡。近期,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沈春健主任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两例胸主动脉溃疡手术。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是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穿透内膜或内弹力板,破入中膜的主动脉疾患,一般伴有主动脉壁内血肿,可形成假性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其临床症状与主动脉夹层类似,常见于60岁以上患者,多有高血压及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和钙化,好发于降主动脉,较少见于升主动脉,但后者的预后较前者差,更易发生夹层或破裂。主动脉穿通性溃疡预后不良,比主动脉夹层更差,有症状的急性患者约40%—50%可形成主动脉夹层或破裂,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一旦明确诊断后
需要密切随访
目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一旦明确诊断后需要密切随访,首次发病两周内应仔细观察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并行药物降压等治疗,若出现持续性胸痛、胸腔积液有增多趋势及溃疡增大,需要及时进行外科手术等治疗,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以往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死亡比例5%—20%,急诊手术死亡比例更高,由于患者年龄大,常伴有肺动脉异常、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而不适合行外科手术。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疾患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一些主动脉疾病外科手术的替代选择。
对于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目前认为治疗策略为:无症状慢性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可密切临床和影像学随访。以下情况及时介入或外科治疗:持续胸痛或复发疼痛;溃疡直径大于20mm或深度大于10mm;随访过程中溃疡加深加大;动脉瘤形成或夹层形成;即将破裂,血液大量外渗至胸腔等。对于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若无明显禁忌,急性期应稳定病情,待急性期过后及时予以介入治疗。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