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莫名心慌脾气暴 可能和长时间看手机有关
<

经常莫名心慌脾气暴 可能和长时间看手机有关

来源:金陵晚报2018-10-16

每天在单位高节奏地工作,回家还要辅导孩子功课,父母偶尔骨折眩晕一下,你要到医院值夜班……日子过得很崩溃,你中招了没?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很大,心理门诊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焦虑的年轻人。由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等联合出品的“士代阳光”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四地,邀请精神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全面解读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现状、误区、挑战和防治知识等,同时呼吁社会共同关注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她,一上班就心慌

37岁的小金是一家企业的高管,每天早晨送完上小学的儿子就到单位,接下来就是各种开会、讨论,还有很多棘手的突发情况需要她来定夺,就连中午休息的时候,她也必须利用起来。

她的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前段时间,她一到单位上班就心慌,离开办公楼后,她就舒畅很多。天天都这样,几乎无法工作,这是什么情况?到医院去检查,心脏没问题,后来到心理门诊诊疗,结果是焦虑症,经过药物调整后,她好了很多。

心理门诊30-40岁的人变多

跟10年前相比,心理门诊上,30-40岁的年轻人变多了。袁勇贵教授告诉记者,这些年轻人多数是焦虑障碍。而现在最多的就是广泛性焦虑,就是很莫名其妙地出现各种紧张的状态,它是飘浮的,它跟恐惧不一样,恐惧都是有对象的,比如人多的地方、广场上,或者看到什么情景的时候,它是有原因的。但是广泛性焦虑是没有原因的,就是莫名其妙的这种状态,所以在青年人中比较多。

这些年轻患者多数出现了躯体化症状,就是莫名其妙地身体不舒服,比如肚子疼,一上班就拉肚子,一到单位就心慌,还有会阴疼痛、不停地上厕所……袁勇贵教授告诉记者,这样的患者,在他们的门诊上已经占到了1/3。

长期看手机也是一个原因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出现了心理问题?袁勇贵教授说,首先是工作压力大。一个人干好几件事情,都做不过来。每个人都想发财,竞争很大,特别是年轻人。另外,房子的问题,小孩的问题,父母的问题,各种压力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来。

除了这些压力,现代人的一些习惯也让人变得浮躁。比如长时间看手机,人如果长期在刷手机或者这种快餐式的信息大量传输到脑子里面,会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情绪的暴动,形成信息焦虑,这种强烈刺激,有时候会让人出现脾气暴躁。所以,情绪不太好的时候,放下手机,找一本书,静静地看书反而可以缓解焦虑。

有情绪问题,请及时排遣

其实,焦虑症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出现不良情绪时,一定要及时排遣掉,否则会越积越多。

有的时候,如果你出现心慌,就说明你有点亚健康了,你太累了,需要休息了。

当然,心理问题第一步是自我调节,当出现心情不好时,可以去跑步、唱歌、逛街、看书等。第二步就是要找亲戚朋友,找人聊聊天,得到亲戚朋友的支持,把坏情绪赶走。第三步是要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如果前面两个都无法排遣,那么就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了。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李花

■采访专家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教授

相关新闻

真没有想到

体检中一半人“轻度抑郁”

你抑郁吗?体检项目中,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心理体检”。

日前,在南京明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和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关爱的哥的姐健康”公益活动中,记者了解到,在这几年的心理体检者中,已经约一半人“轻度抑郁”,中重度抑郁者约6%—7%。

南京明基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院长洪荧灿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设的个性套餐较多,而越来越多的体检者愿意将“心理体检”纳入体检套餐内,因为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加班加点时常有,对睡眠、心理有极大的挑战。南京明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周芊池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他们就开始启动“心理体检”这一项目,受到了广大体检者的青睐。尤其是个人来体检的人,80%的人都会选择这一项目。每年大约有6000人选择“心理体检”,让大家忧心的是,其中6%—7%的人达到中重度抑郁,这些人群已经需要吃药等干预了,而轻度抑郁的人也达到了一半。周芊池说,每一个经过心理体检的人,他们都会给予相应的指导。(李娜 李花

相关新闻
>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观音峡嘉陵江特大桥单幅合龙

智能水厂试运行 助推节水型城市创建

加快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摩天轮下登记结婚 这就是重庆式浪漫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经常莫名心慌脾气暴 可能和长时间看手机有关

2018-10-16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每天在单位高节奏地工作,回家还要辅导孩子功课,父母偶尔骨折眩晕一下,你要到医院值夜班……日子过得很崩溃,你中招了没?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很大,心理门诊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焦虑的年轻人。由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等联合出品的“士代阳光”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四地,邀请精神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全面解读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现状、误区、挑战和防治知识等,同时呼吁社会共同关注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她,一上班就心慌

37岁的小金是一家企业的高管,每天早晨送完上小学的儿子就到单位,接下来就是各种开会、讨论,还有很多棘手的突发情况需要她来定夺,就连中午休息的时候,她也必须利用起来。

她的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前段时间,她一到单位上班就心慌,离开办公楼后,她就舒畅很多。天天都这样,几乎无法工作,这是什么情况?到医院去检查,心脏没问题,后来到心理门诊诊疗,结果是焦虑症,经过药物调整后,她好了很多。

心理门诊30-40岁的人变多

跟10年前相比,心理门诊上,30-40岁的年轻人变多了。袁勇贵教授告诉记者,这些年轻人多数是焦虑障碍。而现在最多的就是广泛性焦虑,就是很莫名其妙地出现各种紧张的状态,它是飘浮的,它跟恐惧不一样,恐惧都是有对象的,比如人多的地方、广场上,或者看到什么情景的时候,它是有原因的。但是广泛性焦虑是没有原因的,就是莫名其妙的这种状态,所以在青年人中比较多。

这些年轻患者多数出现了躯体化症状,就是莫名其妙地身体不舒服,比如肚子疼,一上班就拉肚子,一到单位就心慌,还有会阴疼痛、不停地上厕所……袁勇贵教授告诉记者,这样的患者,在他们的门诊上已经占到了1/3。

长期看手机也是一个原因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出现了心理问题?袁勇贵教授说,首先是工作压力大。一个人干好几件事情,都做不过来。每个人都想发财,竞争很大,特别是年轻人。另外,房子的问题,小孩的问题,父母的问题,各种压力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来。

除了这些压力,现代人的一些习惯也让人变得浮躁。比如长时间看手机,人如果长期在刷手机或者这种快餐式的信息大量传输到脑子里面,会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情绪的暴动,形成信息焦虑,这种强烈刺激,有时候会让人出现脾气暴躁。所以,情绪不太好的时候,放下手机,找一本书,静静地看书反而可以缓解焦虑。

有情绪问题,请及时排遣

其实,焦虑症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出现不良情绪时,一定要及时排遣掉,否则会越积越多。

有的时候,如果你出现心慌,就说明你有点亚健康了,你太累了,需要休息了。

当然,心理问题第一步是自我调节,当出现心情不好时,可以去跑步、唱歌、逛街、看书等。第二步就是要找亲戚朋友,找人聊聊天,得到亲戚朋友的支持,把坏情绪赶走。第三步是要寻求专业人员的支持,如果前面两个都无法排遣,那么就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了。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李花

■采访专家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教授

相关新闻

真没有想到

体检中一半人“轻度抑郁”

你抑郁吗?体检项目中,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心理体检”。

日前,在南京明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和明基友达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关爱的哥的姐健康”公益活动中,记者了解到,在这几年的心理体检者中,已经约一半人“轻度抑郁”,中重度抑郁者约6%—7%。

南京明基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院长洪荧灿告诉记者,他们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设的个性套餐较多,而越来越多的体检者愿意将“心理体检”纳入体检套餐内,因为现代人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加班加点时常有,对睡眠、心理有极大的挑战。南京明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周芊池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他们就开始启动“心理体检”这一项目,受到了广大体检者的青睐。尤其是个人来体检的人,80%的人都会选择这一项目。每年大约有6000人选择“心理体检”,让大家忧心的是,其中6%—7%的人达到中重度抑郁,这些人群已经需要吃药等干预了,而轻度抑郁的人也达到了一半。周芊池说,每一个经过心理体检的人,他们都会给予相应的指导。(李娜 李花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