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声每周一膳#竹荪葛根椰汤,清明润肺保肝,补肾健脑!
【每周一膳】祖国医学养生之道,在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求形与神俱。其中“食饮有节”,一指饮食要有节制,在腹不在目;二更是讲,饮食要与时节相和,得时而饮,适节而食,顺应大自然规律。“饮食选用当令食材,顺应当地饮食文化”,是几千年来不自觉融入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骨血中的群体生活智慧。在此我们根据时节为大家准备每周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茶饮,助您吃出健康,感悟生活的美好!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这个时节,应该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竹 荪
竹荪味甘、微苦,性凉,归肺、肝经。竹荪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其中谷氨酸含量达1.76%,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竹荪的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竹荪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的作用。

葛 根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葛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另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甙、葛根素,另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铁、铜、硒等营养元素,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人群食用的滋养品,素来有“千年人参”的称号。

本周推荐:竹荪葛根椰汤

当令时节:清明
材料:竹荪20g、葛根15g、猪大排500g、海底椰10g、薏米15g、山药(干)15g、百合(干)10g、芡实米10g、食盐1茶匙、水2L。
做法:
将肋排和姜片放入冷水中,煮开后洗净,去掉骨头中的血水和腥味;将黄色海底椰、葛根、薏米、芡实米、百合和淮山入冷水浸泡30分钟,在清洗干净备用;竹荪的尾巴和菌伞剪掉保留中间菇体部分,用温水浸泡15分钟后洗净;将所有浸泡好的食材放入煲汤的纱布袋或无纺布袋中;将煲汤袋和肉一同放入煲锅,加入1.5或2升水,大火煲开后小火煮2小时,最后放入竹荪煲20分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
竹荪以竹蓐之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云:“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本草纲目》:“此即竹荪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味如白树鸡,即此物也。惟苦竹生者有毒耳。”具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等作用。葛根广泛记载于传统中医药文献,“北有人参,南有葛根”,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之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透发不畅,现代研究具有改善冠脉血供、降压、降血脂等作用,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薏米、芡实健脾止泻、利水渗湿,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两者结合具有润肺清热、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之功效,百合清心安神、养阴润肺、滋补精血。竹荪、葛根、薏米、芡实、山药、百合共同配伍起到润肺保肝,补肾健脑之功效,对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辩证属于脾肾不足,阴精亏虚患者具有良好作用。
小贴士:
1.如果觉得猪肋排比较油腻,可以选用肉较多的小排,另外鸡肉,鸽子也可以。
2.需要降血压,降低血糖的功效更明显,建议在煲汤2小时后加入黄瓜或一截苦瓜,转成大火煮开,再小火煮10分钟。
3.本药膳偏凉,以滋阴为主,体质阳虚、阴寒内盛、孕妇不宜服用。
专家简介:

王小娜,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亚健康、各类不同体质人群的中医调理。
(江北区中医院专家养生团×华龙网健康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