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126丨全国防灾减灾日 警惕淹溺和电击伤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今天的科普主题是——一警惕淹溺和电击伤。
电击伤又称触电,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之一。80-90年代,电击伤在我国意外伤亡事件中排名前三。因多种因素影响,会导致轻重不一的后果,易致残及致死。

电击伤现场急救的原则是: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1.迅速:要迅速、安全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勿惊慌失措,以免施救者触电;脱离电源后确保现场施救安全,避免再次发生意外。
2.就地:确保安全后立即实施就地救治,避免延误抢救时间。
3.准确:抢救方法尤其是心肺复苏操作要准确。
4.坚持:必须坚持持续救治,直至医务人员到达。
1.低压电源触电可使用“拉、切、挑、拽、垫”等方法。拉:即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座时,应立即拉下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切:若有绝缘完好的钢丝钳或断线钳、有干燥木柄的斧头或铁锹等利器,均可以用来剪断电线以断开电源;挑:即用绝缘工具或干燥的木棍等将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挑开;拽:即用戴上手套或包缠干燥衣物等绝缘物品的手拖拽触电者衣物,或站在干燥的木板、橡胶垫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拖拽触电者衣物;垫:若触电者由于肌肉痉挛,导致手指紧握导线不放松或导线缠绕在身上时,可设法把干木板或绝缘垫塞到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面隔离,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切断电源。
2.高压电源触电:救护者应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高压跌开式熔断器或高压断路器,并通知有关部门立即停电。

1.应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摔伤事故。当触电者站立时,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并考虑保护触电者。
2.未采取任何绝缘措施,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衣服。
3.救护人不得使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4.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救护人触电。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便在切断电源后进行救护,同时应防止出现其他事故。
6.注意是否有多种多处漏电可能。
7.注意是否完全切断电源,如:普通开关只能断开一根导线,若安装不规范,则可能只断开了零线,导致开关虽然断开但线路仍可能带电。

1.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2.立即拨打120救援电话,除派遣专业医务人员外,还可获得120调度员急救指导,甚至视频指导;
3.若有其他人且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时,应让其尽量尽快取来;
4.检查患者对大声呼喊及拍打有无反应,经过培训人员需判断其有无呼吸和脉搏;
5.若如无反应、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或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如有条件应尽早使用AED进行心脏电除颤;
6.若患者有意识,应安抚其情绪,保护创面,让其安静休息,有条件者可对局部烧伤创面进行简单包扎(注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创面,切勿在创面上随便用药),密切观察意识等变化,等待120急救人员到达或及时送医院。
1.加强用电常识及安全教育;
2.不熟悉时不能乱拆、乱装电气设备,不能私自乱接、乱搭电线;
3.损坏的开关、电线和电器等应尽快修理或更换,不能将就使用(也有引发火灾的风险);
4.避免孩童触摸插座等;
5.不⽤湿布擦拭开关、电线、电器等;
6.不在有⾼压电线的地⽅放风筝;
7.不在裸露的电线附近钓鱼;
8.不爬电线杆,不在电线上晾晒⾐物;
9.不要靠近架空供电线路和变压器,不要在架空变压器下避⾬;在户外⾏⾛时应尽量避开电线杆的斜拉铁线;
10.如果发现供电线路、灯箱线路、路灯线路断落在⽔中使⽔带电的情况,千万不要盲目⾃⾏处理;
11.若电线断落在离⾃⼰较近的地⾯上,切勿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应单腿跳跃离开现场;
12.夏天雷⾬天气时,不在树下避雨,不撑铁柄雨伞,不靠近避雷器、烟囱、尖塔、外露的水管、煤气管、铁栅栏、电线杆等金属物体或电力设备;不在⼭顶及高楼上(因⾼耸、凸出的物体容易遭受雷击);不进入孤立的棚屋及岗亭;尽量不使用座机电话(因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无能为力);不宜淋浴洗澡(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高层住户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防止侧击雷和球形雷侵入;孩子不要把头或手伸出户外,避免用手触摸窗户金属架。
夏季炎热,游泳、戏水是备受青睐的消暑活动,特别是儿童对于戏水的热情更加难以割舍。但清凉的水面隐藏着危险,近年来,各地溺水事故时有发生。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预防淹溺的发生尤为重要。

1.在危险水域设置警示标志;对儿童进行预防淹溺的宣传教育;儿童应避免单独下水游泳,避免到无安全设施及救生员的水域游泳,避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及水井边玩耍,避免擅自下水施救。
2.有条件者应在儿童期尽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
3.饱餐、空腹、用药后、身体不适者避免下水或进行水上活动。
4.游泳前应做好热身、适应水温,减少抽筋发生的机会。
5.不要高估自己的水性,对室外下水、不熟悉水域要非常慎重,远离激流,避免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充气式游泳圈。
6.救生员要经过专业救援培训及急救培训。

1.首先向周围的群众大声呼叫求助,尽快通知专业的水上救生人员或119消防人员,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2.在专业救援到来之前,尽量不要下水施救,尽量不要手拉手施救,可向淹溺者投递竹竿、树枝、绳索、漂浮物等。
3.落水者可采取以下自救措施:头后仰、口向上、手勿上举或挣扎;抓住身边漂浮物(木板、树木);有条件时可以脱掉鞋子、抛弃重物,不要脱衣服;对施救者要尽量放松,极力配合,勿死死抱住施救者。
4.营救上岸以后,可在120调度员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判断,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不要采取任何控水措施控水,比如倒挂倒立排水、锅背排水、牛背排水等,以免耽误抢救时间。注意保暖,以免失温。(文/艾山木 图/易企秀 通讯员/项江韵 编辑/薛传真)